迎新春 开新局 谱新章
——交中实验开学首日开展全员研修活动
新年伊始,大地回春。
2021年2月20日,和风轻拂,阳光明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召集全体教职工,有序入校,喜迎新学期的到来。上午,许伟校长做了《传承创新促发展,凝心聚力谋未来》的主题报告,为新学期工作加油鼓劲、点睛提要,为十四五规划凝心聚力、布局谋篇。
下午三点,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教育电视台《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心理板块主讲人王枫老师亲临我校作报告——《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不变”》,我校教师全员参与。
王老师以中小学全员导师制背景下学生发展指导的“四个融合”为重点,围绕“为什么要全员导师”“全员导师是什么”“全员导师怎么做”三个维度展开论述,语态平和,但丝丝入扣,如和风细雨,沁人心脾,一开场就抓住听者之心,始终站着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亲和力满满。倡导全员导师制: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家长人人联“导师”。
王老师以大量而又典型的事例及数据,从心理因素、生物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告诉我们全员导师的必要性,直面目前教育遇到的困境,学业压力、家长焦虑、社会危机都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危机。基于此,王老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提出了四个“融合”,即:
学生发展指导与育人方式变革更加融合。
学生发展指导与师生关系优化更加融合。
学生发展指导与家庭教育指导更加融合。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健康更加融合。
他希望导师们找到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注重“罗森格尔效应”,先肯定后建议,要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发展指导,走进学生内心,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王老师说,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易,作“益友”难,但所有的教育都以情感关系为基础,时代要求我们以同理心走近学生,走进学生,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两个小时的讲座,老师们第一次感觉不到时间长,从头到到尾听得津津有味,受益良多!如沐春风,这是交中实验老师们新学期听到的第一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