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合作、跨区域教研,这是近年来上海交大附中和浦东实验高中开展联合教研活动的一种常态,从以往两校资源共享、共育优秀学生、互派交流教师到如今的“双新”教研联合活动,站在“双新”高地,全方位立体式的协作交流,使得我校在享受洋泾教育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又多了一份厚实的教育红利,多了一次向名校取经的学习机会!多了一种对新教材新课堂的深切体验!
2022年3月2日,正是大地回暖、春花初放的日子,这一天,交大附中八位专家级教师在本身有课的情况下,通过学校统一调课,百忙中抽空前来我校交流指导工作,与我校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就新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新课堂的把控与革新,开展面对面的交流研讨。
杨浦区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导师,物理学科高地组长、交大附中物理教研组长王晓敏老师围绕物理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实施为我校物理组全体教师做了专题报告,从新教材课程规划、课程实施、教材处理、实验教学、课后练习等方面进行经验分享,高一备课组长苏俊杰老师介绍了新教材实施过程中的做法和教学体会,两校老师围绕新教材的教学、实验、作业设置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就我校新教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了分析和解答,并给出来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交大附中化学教研组长张立军老师与交大附中高一化学备课组长褚娴文老师与我校化学教研组老师开展了“聚焦双新,深耕教研”的跨区域联合教学研讨活动。
褚娴文老师以《新教材、新课程经验交流》为题,带领与会老师一起学习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厘清教材结构,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确定单元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活动,让与会老师不仅关注新课标,了解新课标,并且学习了教学实践中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张立军老师则就《单元作业设计》和大家分享了在双新背景下的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与思路,指出单元作业设计的必要性,以及设计时要遵循“合理划分单元、确定单元目标、明确设计思路、落实评价反思”原则,并以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为例,梳理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关键要素,例举了一些成功的教学实例,最后和老师们一起探讨交流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做法和感悟,给老师们很多指导和启发。
本次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给两校化学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科主题教研活动的品质和质量,助力了我校化学组进一步有效落实“双新”工作。
交大附中生物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兼教研组长沈桂弟老师,交大附中高一备课组长周豪老师来到和我校生物组教师一起进行联合教研。周豪老师做了“发挥团队力量,落实课标要求”的主题报告,从团队建设、课堂教学和校本练习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交大附中在落实课标推进“双新”中的有效做法。沈老师高屋建瓴,提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
教研中,重点观摩了两节由交大附中生物组青年教师开设的实验公开课,两节实验课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在教学中动足脑筋,采用了多种巧妙的措施,开发了实用的实验工具,使实验操作过程紧凑高效,将节约出来的时间用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的拓展上,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让组内老师茅塞顿开!开拓了视野,打开了思路。
地理组联合教研活动由教研室副主任李昂亲自带队,活动地点在我校党建活动室。首先是李昂老师详细介绍了交大附中处理新教材的几个关键点,参加新教材审读——完成新教材“空中课堂”录制——开展单元设计——探讨暑假作业新设计——制定教学内容与进度,使新教材成为近三年的教研重点。接着,他结合教学案例,比较新老教材处理的异同,着重介绍了三个“有效”:“双新”背景下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课堂模式的有效尝试,学生作业的有效设计。当他谈到“双新”下的命题思路上,老师们不仅点头称赞,情景式、主题式、主题情感式,新颖多样,符合学生的兴趣,有层次有梯度,有厚度有温度。最后,李昂老师还抛出问题,“双新”到底“新”在哪里,是全“新”,半“新”,还是一点“新”?他剖析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与学生发展的新需求,视野开阔,阐述深刻!
随后,秦伟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双新”下的教研组建设,如何各施其技各展其长,如何处理新教材,如何探索新题型,如何比较“新”“老”的不同。给我们提供了切切实实的启迪与借鉴。让地理组受益匪浅!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很快就结束了,但留下的东西却很丰富,可以无限延伸。老师们反应,无论是PPT制作还是教材处理,交大附中教师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面授机宜,答疑解惑,新颖别致,让我们耳目一新,感慨良多,收获多多。活动结束,老师都表示,这样的活动应该多搞一点。